净月法师

道诚 2020-02-11 2091次阅读

jingyue.jpeg

净月(1865—1941),近代名僧,湖北宜昌人。俗姓邓,字清华。法名净月,法号印月,晚年又号卧禅。净月自幼聪颖,7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,过目不忘,成绩优异,又尤喜写“佛”字,塾师十分诧异,便悉心教诲,平日于市井中,净月遇有歌舞弹唱,便驻足观听,默记于心,回家自学扶琴,渐通音律。净月16岁时,父母双亡,家境每况愈下,他常叹生死之无常,人世苦难深重,遂生厌俗之念,决心茹素,出家修行。次年于宜都三藏寺外经过,只见寺院虽然不大,却清净无染,大雄宝殿内,香烟云绕,时有钟罄之声,和尚们一个个端坐在蒲团上,静听印壁法师讲经。印壁是三藏寺方丈,是一个远近知名的学问僧。他以博大的学识,融汇历史、天文、地理知识宣讲佛学,自然吸引了众多的弟子。净月开始站在门外旁听,后入内端坐恭听,一连三天,不动亦不食。寺僧强令离开,他说:“人生难得,佛法难闻,我今俱得,愿和尚慈悲普渡。”寺僧不听,仍叫他尽早离去。正争执间,被印壁听见,于是问道:“你既存心学佛,有何独到见解?”他答道:“见非是见,见不离见,见即是见。”印壁听完,十分喜悦,于是领进禅堂,为其剃度,取法名净月。净月出家后便于三藏寺内随众劳作,学习早晚功课,佛教仪规,如此3年,含辛茹苦,深得众僧信赖。净月19岁于沙市章华寺参力口冬期传戒,授三堂大戒,成为正式和尚。传戒和尚为显明法师。受戒后留寺参学,给显明和尚当侍者,照顾其饮食起居,宾客应酬。1889年,为精进佛学,净月效仿善财五十三参,外出云游,遍访四海高僧大德。他先后到过湖北境内的当阳玉泉寺、武昌宝通寺、汉阳归元寺、黄梅五祖寺。又入浙江天台县国清寺、真觉寺。在真觉寺亲近敏曦老法师,学习天台宗大义。次年赴苏州隆庆寺,拜雨香大和尚,学习禅宗教义。1891年,他与道友云岩、心净和尚结伴同行,至镇江金山寺参谒隐儒、大定、赤山三位大师,虚心学习,刻苦精进,阅读佛教各宗经典、考察佛教史迹,成为悬解洞澈的法师。次年回沙市看望戒师显明,又至三藏寺看望恩师印壁,尽弟子之职。5年中,足迹未出荆宜间,于各大丛林讲法,名声大振。

1896年,沙市章华寺方丈慧郎法师退院,众僧推举净月进院,时年3l岁。他接任方丈之后,克勤克俭,护持寺院,上行下化,德望日隆,荆州、沙市不少官宦大贾,皆皈依门下,执弟子之礼。同时,广化善缘,集累资金,对章华寺进行大规模的修缮,天王殿、韦陀殿、大雄宝殿、禅堂僧寮皆修饰一新,面貌焕然。四方学子闻风云集沙市,章华法席大盛,人称“鄂西智者大师而后,唯师一人”。

3年方丈届满,乃退院长居禅房,专修禅定,从此大开智慧。1900年再次去江苏,在扬州高曼寺挂单参学,混杂在一般寺僧中,做一些粗重杂活,突然某一天,沙市有一位小和尚云游扬州,见他干的是苦差事,十分诧异,会面时合什礼拜,净月阻拦他说:“现在做苦役,也是洗涤身心。出家人讲众生平等,无论沙弥、法师,地位上无有高下。”依旧干他的杂务。后来终于被高曼寺方丈发现,乃设斋席于方丈室,礼请入席,乃请他在寺内就任班首之职。他坚辞不就,说:“行堂(杂役在寺院中称‘行堂’)与班首,同属丛林执事,是法平等,无相可分,我不便任班首。”方丈请之再三,当即宣布就职。净月出了方丈室,卷了铺盖跑到镇江金山寺,仍然与小和尚同睡广单(统铺),做他的苦行僧。次年春天,他又回到扬州,于万寿寺挂单,听通智老法师讲《楞严经》,对于佛法,更加融通已是年秋至天目山,拜真静老和尚为师,学习禅宗教义,历经四寒暑,功夫更加绵密,后仍回沙市章华寺静修。

1904年西上当阳玉泉寺,于园通阁亲近祖印老法师,并持祖印法师亲笔信北上参学,礼朝山西五台山,徒步参访胜迹。五台山离北京较近,于是继续北上,挂单于北京龙泉寺,与湖北籍和尚觉先一道,亲近道兴法师和寺内首座清一,学习经典,随众修行。 净月、在京城,拜访了不少海内高僧,又通过八指头陀的关系,由内务府奏明清政府,奉旨朝见慈禧太后及德宗皇帝。净月相貌堂堂,举止文静,谈吐自然,深得慈禧和德宗赏识。随后,清政府颁赐《龙藏》一部,銮驾半副于章华寺,钦命净月为沙市章华寺方丈。这部《龙藏》,始刻于雍正十一年(1733),历时5年,于乾隆三年(1738)十二月十五日竣工,雕板完成后,清王朝于次年出资刷印·100部,颁赐全国各大寺院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,补刷印三部。第三次刷印是在同治年间,时值鸦片战争之后,国力衰微,内帑不足,清政府允许寺院自备工料刷印,据推测,只有四川沪州合江法王寺刷印过一部。在全国范围内,《龙藏》只刷印百余部,而颁赐给净月一部,在湖北境内便弥足珍贵了。《龙藏》在湖北仅此一部,内容十分丰富,其中有些是印度早已失传的经、律、论。在《龙藏》中,有我国佛教学者对佛学创造性的阐释,涉及语言、文学、哲学、哲理、逻辑、医学和历史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,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1905年冬天,净月奉旨回湖北,慈禧太后传旨沿途地方官,妥为照顾。净月带着钦赐黄缎五龙袈裟,旗伞仪仗,由北京回到沙市,官民僧尼,香花夹道相迎。净月回章华寺后,奉旨重修藏经楼,将那部7247卷的《龙藏》供奉于楼上,供众僧阅读。

净月重回章华,荆州、襄阳一带士大夫争相前来皈依三宝,做俗家弟子。净月广收门徒,为大众讲经,提倡一心念佛的净土法门,他主张修持净土宗,自撰一篇题为《化秽土成净土的念佛法门》,认为出家人只要正心诵吟“阿弥陀佛”,圆寂后便可升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会亲自来接引。他得出结论,修持净土,是捷径中的捷径,是诸多法门中,最方便的法门,人人可学,处处时时可念,无论老少贤愚,皆可受益。

净月在沙市章华寺常常登坛讲经,劝导人们弃恶扬善,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一时皈依他做弟子的,在册者竟达万名以上。凡是弟子们送来的衣物食品,皆尽数布施穷苦人家。除几件随身纳袄外,不留余物。 自身严守戒律,每天中午以后,再不进食物,有时虽得小病,也决不犯戒。

武昌辛亥革命之后,佛教界也趋向改良。提倡以佛法入世,拯救社会,改造自身。净月为振兴湖北佛教,参与组织鄂西佛教会,通过选举,他被僧俗两序大众.公推为荆宜第一届佛教会会长,并于章华寺内,兴办佛教学校,招收贫民子弟,及佛门小沙弥入学,学四书五经及浅显的佛学知识。对于品学兼优、好学上进的青年僧人,着意培养,送往各地深造,凡武昌、厦门、宁波、镇江、重庆、青岛各佛学院和佛教学校,以及高曼、天目、天童、金山各大丛林,悉皆量材送入,以期养成栋梁之材,护国护教。

1923年初,近代佛学大师太虚,在武昌佛学院主持教务,趁便至沙宜弘法,枝江江口居士皮剑农、沙市居士陈妄清到宜昌迎请太虚至沙市。元月5日,太虚专程到章华寺访净月,两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。太虚力主佛教徒不可一味念经拜佛,也须面向大千世界,农禅并举,既讲修持,也给民众做点慈善事业,比如办学、赈灾、治病之类。

1935年夏,荆沙段江水猛涨,淫雨为患。鄂西48县,悉成泽国,灾民流离,四方逃难。为救苦救难,净月于章华寺内设坛祈祷,率众僧诵念《大悲咒》及观音圣号息灾,并在寺内设难民收容所,收抚流浪灾民,以大锅粥及面饼供其充饥,救活灾民。

1936年春,中国佛教会改组,各地方分会均进行改选,净月被公推为江陵佛教分会理事长。此后,他常于沙市居士林、女子清修院、十方庵、净莲寺、荆州如来庵、铁女寺,宜昌居士林、净土庵、古佛寺讲经说戒,主持法会,主持念佛七,并为几位圆寂法师举行封龛、茶毗仪式,传播佛旨,供奉佛事。

1941年5月22日,净月法师无疾而终,世寿76岁,灵骨塔建于章华寺后院,后损毁。1990年章华寺住持宽莲法师对其重修。

净月生前善篆刻,精八分书,又喜爱抚琴画梅,其诗极富禅理,又通俗易懂,生平所作文字,现存者有《中兴章华寺松青老人行实》二《中阴救度密法序》及《三皈五戒与念佛》等七八篇。

摘自《正信》2008年第4期(周天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