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修行的落脚点
初开始学佛修行时,大多数人都是抱着有所求的心进入佛门的。如果在学佛修行中,达到这个愿望或接近这个愿望的时候,就容易出业障了,修道的心也会容易退失。所以,我们修行到最后,集中到一点上,就应该是落实“普贤菩萨十大愿王”。即便是观音菩萨、普贤菩萨这些倒驾慈航的大菩萨们,也是把这“十大愿王”作为修行的最后落脚点的。(《师父说》第91期) ...
-
修行要经得起折磨
我们的知见与佛菩萨的知见往往有很大的偏差,甚至是南辕北辙。这样我们在修行的时候,就会遇到很多障碍,出现很多不顺心的事。其实,这是佛菩萨在折磨你,也是在考验你。我们只有经得住这些个折磨和考验,才能树立起正确的知见,才能与佛菩萨“感应道交”。(《师父说》第88期) ...
-
修行要发大愿
修行要发大愿,有多大的愿,就有多大的行。只要你的愿力到了,你的行自然就到了。否则,你的行就是假的,暂时的。你的行到了,你的智慧才能开!反之,如果你的愿力不够,行不够,智慧不会现前,修行就会停滞不前,顶在那个地方过不去。再这样下去久了,就会出邪见,就会退下来,就会歧路亡羊。(《师父说》第86期) ...
-
成大事要知忍耐和妥协
一个人要想成事,特别是成大事,必须具备两点:一是要学会忍耐,二是要学会妥协。(《师父说》第76期) 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,以《师父说》栏目,陆续于微信发布,期待更多人士同沾法...
-
朝山消业障增福慧
佛教朝山既不同于一般的进香祈愿,更不是大众的旅游观光,而是很重要的一种修行方式,也是一个消除业障和增长福慧的方式。要想在朝山中消除业障增长福慧,一要恭敬虔诚,二要受苦、受累、受委屈,而在舒舒服服中是不可能完成的。(《师父说》第75期) ...
-
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
咱们开展的共修活动是开放式的,所以“来者不拒”。当然,来参加共修的人,要遵守寺院的规矩,遵守共修的规矩,遵守不了规矩,你走了,我们也不挽留,所以是“去者不留”。如果哪一天,你的机缘成熟了,又回来共修了,我们依然是“来者不拒”。“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”不仅是咱们共修的规矩,也是修行的一个状态,面对纷纷扰扰的念头,我们也要来者不拒,去者不留。(《师父说》第71期) ...
-
修行不能有偷心
修行不能有偷心。偷心不仅仅是想着偷拿别人东西,而是曲伪心、绕弯心,偷奸耍滑的心,投机取巧的心。所以,偷心不死,难以成道。(《师父说》第67期) ...
-
不要老是让三宝护着你
什么是修行,不是你脖子上挂个楞严咒,走夜路不害怕,就是修行。刚开始,可以这样,让楞严咒护持你,让三宝护持你。但是,时间长了,你就要护持楞严咒,护持佛法僧三宝。这样想你才能提高。你想啊,真要三宝依靠你护持的时候,你该有多大的能力和福报!(《师父说》第64期) ...
-
不成佛还有别的路吗
虽然,成佛很难很难。但是,不成佛,你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?(《师父说》第62期) ...
-
什么是“大人”
修行就是要慢慢提升自己的格局,格局提升了,慢慢地就成了大人了。这里的大人,不是说你年龄大了就是大人了;不是说你官大了,就是大人了。而是你要有大人的胸怀,有大人的格局。反过来,有些成年人,尽干一些小孩子的事,尽干一些投机取巧的事,就成了“小人”。而这个“小人”也不是骂人的意思。古代,一些有能力有格局的人,被人们称为“大人”。比如邓世昌大人。佛经中也有说:“现大人相”。所以,我们要修自己的“大人相”。。(《师父说》第61期) ...
-
不要想着突出自己
诵经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行。我们诵经呀,要注意听鱼子,跟着鱼子走,即使你对经文比较熟悉,也不能抢点;当然,也不能拖板。我们修行就是要修自己的心性,就是你有自私的心,老是想突出自己,就不行!即使做好事想突出自己也不行!(《师父说》第57期) ...
-
佛门里尽心就是称职
在佛教里,关键是看发心。没有哪一个人生下来就能把事情做好,做不好很正常。所以,不管做什么事,只要你发了心、尽了心,你的工作就称职了,就圆满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55期) 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,...
-
有妄想很正常
我们在打坐诵经有妄想很正常,不要去加以分别,不要让妄想牵着鼻子走,及时回到当下的一念上来,这样坚持下来,慢慢妄想就少了。(《师父说》第47期) 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结成篇,以《师父说》栏目,陆续...
-
修行不能“凉锅里冒热气”
我们修行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,不能“凉锅里冒热气”。你想啊,那凉锅里突然就冒出热气来,能长久吗?(《师父说》第44期) ...
-
了生死也要了生活
佛法是要了生死的。但是,了生死更要了生活。只有用佛法指导我们的生活,在修行中生活,在生活中修行,让我们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,才能更坚定我们了生死的信心。(《师父说》第43期) 【编者按】2013年春夏之交,巡返大圆通寺隆重开光,理际法师亦荣升寺院方丈。自此,法师广开甘露之门,普度有情众生,寻师问道者不绝于途。法师每每契理契机,随缘开示,令众弟子及诸信士心开意解,疑惑冰消。由此“师父说”,成为众人日常修行之规范,相互戒勉之准绳。今,特将法师平素开示之精华,集...
-
要让思维具有穿透力和洞察力
等你修行到了一定程度,你就具备了思维的穿透力,或者说是洞察力,这个洞察力、穿透力就是世智。你的洞察力、穿透力强的话,再加上你的人格以及空性的智慧,一旦因缘具足,就能成事,还能干成大事!为什么有些人一直想干事儿,可是干一事儿黄一事儿,一事无成?其中一个主要原因,就是他的知见判断有错误,观察事物判断事物不客观,或者说思维不具备穿透力和洞察力。(《师父说》第42期) ...